巫與舞帝王將相篇(32)

文:王慶之

明朝末年天下大亂,西元1644年,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陷北京,位於中國東北的大清國趁機向吳三桂表示︰「願意協助平亂」。吳三桂點了頭,清軍便長驅直入山海關,誰知他們攻下北京後,賴著不肯走,繼續揮軍消滅李自成的大順軍、張獻忠的大西國、南明的永曆帝和明鄭的鄭克塽,西元1683年統一中國全境,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個王朝「清」。

清朝的統治者「愛新覺羅氏」,屬於女真後裔——滿族,本身能歌善舞,因而非常重視樂舞,問鼎中原後,便積極訂立樂舞制度;又因是外來政權,為了拉近與各族距離,避免他族造反,又廣納滿、漢、蒙、回、藏、朝鮮、尼泊爾……各地各族樂舞,營造四海一家親的氣氛。雙重努力的結果,使得清朝樂舞更豐富、更多變、更好看。

這個時代,宮廷中流行的樂舞是《佾(ㄧˋ)舞》與《隊舞》。在祭祀大典中,必用漢族歷代相承的《佾舞》;在皇帝三大筵宴、殿庭各筵宴中,則用滿族累世流傳的《隊舞》。

《佾(ㄧˋ)舞》,有「文舞」與「武舞」之分。「文舞」,又叫「文德之舞」,舞者拿著羽籥(羽毛和笛類)跳舞;「武舞」,又叫「武功之舞」,舞者拿著干戚(盾牌和板斧)跳舞。以國家重大祭祀《大雩(ㄩˊ)》為例,典禮中跳的《皇舞》,就是從周朝流傳下來的《佾舞》,舞者頭插鳥羽,身穿翡翠羽衣,手執五彩羽毛,邊唱邊跳邊向上天求雨或祈福。到了清朝,服飾略有更改,跳舞的十六名童子穿著黑衣而非翡翠羽衣。

《隊舞》,是滿族的傳統舞蹈,後來統稱為《慶隆舞》,分別在三種場合演出︰在宮中朝會及慶賀筵宴中演出的叫《慶隆舞》、在宗室筵宴中演出的叫《世德舞》、在凱旋筵宴中演出的叫《德勝舞》,它們合稱「《隊舞》中的三舞」。其實三者是同一隻舞蹈,在曲調、形制和樂器編配方面全部相同,也都有五十六人大樂隊伴奏,只有樂章不同,也就是大型套曲的組成部分略有差異。

源遠流長的《慶隆舞》,本來叫做《蟒式舞》或《瑪克式舞》。「蟒式」,是滿語「瑪克式」的變音,意思為「舞蹈」,關於它的來歷,有這麼一個傳說︰滿清初建時,有名族人到黑龍江,踩著高蹺、騎著假馬,竟然神勇地射死了一頭猛獸,當地民族「達呼爾」看見這種景況,嚇得要命,以為是仙人下凡,立刻降順滿清。所以後來跳這隻舞的時候,一個滿族人踩高蹺、騎假馬,向一個扮成野獸的人射出一箭,對方應聲而倒,其它野獸馬上向滿族人頂禮膜拜。全舞不但表現了滿族人的狩獵生活,也歌頌了君主聖明、四海昇平,充滿了濃厚政治意味,這也不足為奇,因為君權時代的樂舞,本來就是為君主服務的!

由於時間的推移、地域的不同,《慶隆舞》發展出各種跳法,清朝旅行家楊賓(西元1650年∼1720年)在《柳邊記略》中說:滿州有人舉辦大宴會,主家男女相繼起舞,大多舉一袖於額,反一袖於背,盤旋作勢,稱做《莽勢》。其中一人領唱,眾人以「空齊」二字相和;清朝生長於極北之地寧古塔的吳振臣(1664年∼?)在《寧古塔紀略》記敘︰滿洲人家歌舞,名曰《莽式》,有男莽式、女莽式,兩人相對而舞,旁人拍手而歌。男莽勢顯現發揚蹈厲的氣概,女莽勢流露婉轉柔媚的風情。

順治入關稱帝後,備受滿人喜愛的《蟒式舞》跟著進入宮廷,並且成為所有樂舞之首,經常在元旦、萬壽節、除夕及皇帝大婚等盛大筵宴上表演,有時候,王公大臣也粉墨登場,與舞者共同演出。舞蹈內容分為「起式」、「穿針」、「擺水」、「吉祥步」、「單奔馬」、「雙奔馬」、「盤龍」、「蟒怪出洞」、「大圓場」等九折十八式,也就是九段、十八個舞蹈姿式,動作活潑可愛、場面盛大壯觀、曲調新穎優美。

乾隆八年九月,朝廷將《蟒式舞》改名為《慶隆舞》,由武舞《揚烈舞》及文舞《喜起舞》合組而成,表演方式也有了新貌,

節目一開始,樂隊站在兩旁合奏《慶隆樂》,十三名女郎隨樂而歌,在樂聲、歌聲中,激昂奮勇的《揚烈舞》揭開《慶隆樂》的序幕,十六名舞者穿黃畫布、十六名舞者穿黑羊皮,全都戴著野獸面具,模仿動物動作——翻滾奔跑、跳躍撲跌;接著,手拿弓箭、身穿甲冑、腳跨竹馬、有時還踩著高蹺,代表八旗子弟的八名舞者從兩旁登台,先向坐在北面的皇帝磕一個頭,隨即縱橫馳騁、互相追逐,用響箭、舞刀等二十多個動作表現「遠望」、「追蹤」、「行圍」、「神功」、「獵成」等內容。過一會兒,一人拉弓射箭,正中一獸,群獸立刻降服,自此海晏河清、四方不驚。既然天下太平了,就該慶賀皇帝功均天地、明並日月,於是歡樂的《喜起舞》上場,十八、二十或二十二名大臣身穿朝服、頸掛朝珠、腰戴佩刀……進入場中,向皇帝三叩頭後,退到東邊向西方站立,再由樂工們吹簫、擊鼓伴奏,一對一對地走到皇帝面前跳舞,第一對跳完,向皇帝三叩頭,退後,下一對接著前進,重複第一對的動作,這樣共做九次,舞畢,全體叩頭退出。

清朝不僅許多王公大臣會跳《慶隆舞》,連聖祖玄燁(ㄧㄝˋ)也是個中好手,他曾在宴飲場合,隨興之所至且歌且舞,自得其樂。康熙四十九年(西元1710年),孝惠皇太后七十大壽,五十七歲的聖祖還在皇太后面前跳《慶隆舞》並獻酒祝壽,最後大家盡歡而散。

《慶隆舞》歷久不衰,它的口訣至今仍可在東北熱河省承德市聽聞。從古以來,許多帝王愛看《四夷舞》,因為可以借著它們顯示本國強盛的力量及炫耀自身輝煌的成就,清朝帝王也不例外,乾隆五十八年(西元1793年),命宮廷樂部搬演《安南》、《廓爾咯》、《粗緬甸》、《細緬甸》等樂舞;嘉慶十四年元旦(西元1809年),命樂工舞人搬演《朝鮮》、《回部》、《金川》、《緬甸》等樂舞。

《四夷舞》共有八類,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︰

一、《瓦爾喀部樂》︰瓦爾喀(ㄎㄚˋ)是女真族裡一個部落,先後被太祖努爾哈赤、太宗皇太極征服。舞者八人,分成兩隊,兩人為一隊,穿紅色雲緞花袍、戴狐皮大帽;奏樂者八人,從兩翼上場,跪一膝奏樂。採用跪姿,代表向帝王稱臣。

二、《朝?國俳》︰此即高麗(ㄌㄧˊ)樂舞。設俳(ㄆㄞˊ)長一人,戴面具從右邊上場,用高麗語致辭,致辭完畢,演員十四人從左邊上台,由東向西依次表演邊敲邊跳的《長鼓舞》及各種雜技。

三、《蒙古樂》︰皇太極平定察哈爾後獲得的樂舞。演奏樂器極多,有笳吹、箏、胡琴、口琴、雲鑼、簫、笛、管、笙、箏、胡琴、琵琶、三弦、二弦、月琴、提琴、扎箏、火不思、拍板,樂人都一膝跪地合奏樂曲。

四、《回部樂》︰新疆地區的樂舞。表演時八名樂工先以手鼓、小鼓、胡琴、洋琴……演奏舞曲,緊接著兩人上場對舞,繼而表演《盤舞》的兩名舞者,手執盤、指夾筷,敲擊節奏而舞,最後「倒擲技」四人呈獻諸種雜技。

五、《番子樂》︰西藏樂舞,乾隆平定金川時所得,後來班禪額爾德尼朝見清帝時,也獻上此樂舞。內容包含三人戲獅的《阿爾薩蘭》、兩人相攜而舞的十人舞《大郭莊》、披長帶執斧的十名兒童舞《札什倫布》與戴舞盔(達帽)、插雞翎、背縛藤牌、腰繫寶刀、左手執弓、右手執箭壺、壺內裝五枝箭的六人舞《四角魯》。

六、《廓爾喀樂舞》︰廓(ㄎㄨㄛˋ)爾喀就是尼泊爾,乾隆五十五年(西元1790年),平定廓爾喀得到的樂舞。樂隊六人,腳踏紅羊皮靴;歌唱者五人,以紅綠布纏頭;舞者二人,穿紅綠綢衣、戴猩紅氈帽、繫金銀絲巾、踏紅彩鞋、束雜色腰巾、兩足各繫一串銅鈴「公古哩」,晃動時叮噹作響,十分悅耳。

七、《緬甸國樂》︰乾隆五十三年(西元1788年),緬甸歸附清朝時所獻的樂舞。舞者四人,戴緞面繡花扎巾(前面圓形,後有一板豎起)、穿閃亮綢緞短衣、著雜色裙、腰束洋錦。緬甸樂舞有粗、細之分,歌合以粗樂,舞合以細樂

八、《安南國樂》︰安南,就是今天的越南,乾隆五十四年(西元1789年)得到當地的樂舞。樂隊九人,穿道袍、戴道巾;樂器有鼓、拍、哨、弦、胡琴、雙韻、琵琶、三音鑼;舞者四人,穿著藍色或石青為底色、上面繡有金色龍形四爪的蟒衣,手上拿著彩扇,翩翩而舞。

除了雅樂、宴樂,街頭的歌舞表演——「走會」,其中許多項目也被納入宮中的節目單內,乾隆皇帝甚至封《走會》為《皇會》,大大提昇了民間樂舞的地位;慈禧太后垂簾聽(ㄊㄧㄥˋ)政時期,北京、天津的《走會》在春節、元宵、端午等各種節日進?表演已成慣例。民間藝人不僅入?表演,還在宮內教太監們跳舞,太監們學會了以後,便在節日裡為皇帝、皇后及?眷們表演《秧歌》、《太平臘鼓》、《龍?》、《八卦?》、《打蓮湘》、《旱船》、《竹馬》、《高蹺》、《太平鼓》、《?子舞》等民間流行的舞蹈。

元、明兩朝流行的祭祀舞——《步叱》,又叫《步扎》、《布扎》,到了清朝時,不僅仍盛行於宮中,還添加了滿族風情,使這隻由藏傳佛教《羌姆》演變而來的樂舞,變成融合藏、蒙、滿、漢多種民族情味的宗教舞蹈,故而受到朝廷特別看待。清朝官員福格在記錄當代掌故的《聽雨叢談》中提及︰每到年末,朝廷請喇嘛到中正殿建誦經道場、跳《布扎》,由大官或皇帝親自主持,場中滿是鳥羽裝飾的華蓋、長條形狀的旗幟、吹吹打打的樂器,唱唱跳跳的歌舞,京城裡前往觀賞的民眾摩肩接踵、川流不息,熱鬧極了!

《步叱》有時會在雍和宮舉行,雍和宮是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王府,後來改建成皇家寺廟,因此祭典的規模比尋常盛大隆重,分成三天進行,第一天「演鬼」(排練)、第二天「打鬼」、第三天「繞寺」,其中以「打鬼」最為精彩,演出「打鬼」的這天,眾高僧和官員坐在中央看台上,樂隊陳列兩旁,台下跳白鬼、跳黑鬼、跳金剛、跳護法神、跳天王、跳白救渡(佛母)、跳綠救渡(佛母)、跳彌勒、斬鬼、送祟(ㄙㄨㄟˋ)……,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、樂不思歸。

這隻祭祀舞蹈最受清廷重視的時候,是在順治九年,當時朝廷邀請第五世達賴喇嘛到北京參觀訪問並給予冊封,使滿清與西藏感情好到了極點,每逢京內各寺廟舉行跳《布扎》時,朝廷必定派官員參加,讓這隻舞在當時格外風光。

雍和宮的跳《布扎》一直持續到西元1957年,始終保持著盛大規模,西元1958年停辦,在中止三十年後,西元1987年重現雍和宮,雖然氣象已無法與當年相比,但是每逢春節表演時,仍舊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湧入宮內觀賞,這隻古老的巫舞,還是充滿了誘人的魅力。

---(待 續)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