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與舞帝王公卿篇(7)

文:王慶之

儒、道兩家思想,都主張棄惡揚善,修身養性,非常合乎人性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,所以獲得許多人共鳴,各自得到眾多追隨者,但是佛家的「因果報應說」,尤其是「來世說」,更能深入人們心靈深處,因為它的說法簡要明白,大家一聽就懂︰「那美好的來世,是多麼可愛!那永無休止的輪回,是多麼可怕!」因此佛教一從印度經絲路傳入中土,立即得到了廣大迴響。

佛教所說的「輪回」,講得再詳細點,是指眾生由於原始的癡愚,導致種種行為,遺留下業力,當這一期生命結束後,業力會引發再生,轉世投生為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中的一種,然後老、病、死和各種痛苦又再次伴隨而來,眾生只要尚未證悟真理、斷除煩惱,這樣的生命現象就會一再循環,十分痛苦,唯有行善、供佛,來世投胎時,才能獲得好一點的際遇,甚至躲過輪迴,達到不生不滅,與天地山川齊壽的境地。人們為了脫離苦海,便一心向佛、勤加修行,而西與焉耆(今新疆)接壤,接觸佛教最早的北朝,在長期薰染之下,信徒尤其眾多,連許多君王也成了虔誠佛教徒,在他們積極推廣之下,佛教如一股強大潮流,席捲了整個統治地區。

與南朝對峙的北朝,包括北魏、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北周等五個政權,由於算法不同,一說歷時一百四十二年,另一說歷時二百零三年,其中統治時間最長、疆域最廣的,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,它有許多皇帝好佛,尤其是第七位皇帝——文成帝拓跋濬(公元440∼465)即位後,大力宣揚佛教,王公貴族們熱烈響應,紛紛在京城洛陽蓋起規模宏大的寺廟,善男信女們到廟裡燒香拜佛,絡繹不絕,由於信徒們經常用歌舞娛佛,寺廟變成了樂舞的主要表演場所,對北朝新型態樂舞的發展,產生了強大助力。

當時在寺廟中表演的樂舞,有佛教舞蹈,也有佛教和北朝、印度、西域等地融合的樂舞,例如《龜茲樂》和中國舊樂結合成《西涼樂》,其中的《于闐佛曲》、《獅子舞》,都不是中國本土產品,它們與遒勁豪邁的北朝舞風迥然不同,讓人眼界大開、耳目一新。《洛陽伽藍記》描繪北魏洛陽名剎景樂寺的歌舞狀況時說︰「常設女樂,舞袖徐轉,弦管嘹亮,諧妙入神。」說明寺院作法事時,表演的音樂舞蹈美妙出色,讓觀看的人以為到了天堂。

每年四月八日,北魏京城眾寺廟會合辦一項大規模群眾活動——「行象」,也叫「行城」或「巡城」,以紀念釋迦牟尼誕辰,景樂寺、長秋寺、景明寺等名剎都共襄盛舉,出錢、出人、出車、出象……,場面盛大熱鬧,各地慕名而來的民眾,把會場擠得水洩不通,處處萬頭鑽動、時時笑語聲喧,大家開心得彷彿在過新年。慶祝活動一開始,由威風可愛的避邪獅子打先鋒,只見它們盤旋翻飛,窮靈盡妙;接著是載運佛像、佛牙,裝飾華麗的大象及寶車,從聚集的寺廟中走出來,一隻接一隻、一輛接一輛,浩浩蕩蕩、綿延不絕,彷彿望不到盡頭;衣飾鮮明的儀仗隊在兩旁鳴鐘敲鼓,驚動天地,聲威赫赫;儀仗隊後面緊跟著各式各樣的舞隊,各個衣飾華美、鮮麗奪目,載歌載舞、妙不可言;再後面是百戲表演︰吞刀、擲劍、吐火、騰挪、扛鼎、舞獸、玩蛇、拋丸、走索、爬竿、倒立、變魔術……,爭奇鬥豔,各異其趣。當隊伍走到宣陽門前,皇帝便從城樓上灑下鮮花,表示對佛的禮敬,北魏禮過佛的皇帝包括太祖、太宗、世祖、高祖等人。據書上記載,當時有西域來的僧人,看到這種「香氣滿佈、煙霧彌漫;瑞彩映日、寶蓋浮雲;梵唱達天、樂舞動地;名僧似林、德眾如海。」前所未見的盛景時,一直唱誦著說︰「真是佛國!真是佛國!」

「行象」活動中,象,是主角之一,被打扮得異常華麗,與身上馱負的佛像、佛牙相映生輝,身分十分高貴;象,也是隊伍中舞蹈表演的主角,當時流行「象舞」,也叫「舞象」,有些主人騎在象背上,命令牠們做一些有趣好看的動作,好像跳舞一般,怡人心神;有些主人在象身四周繞轉,用一根竹竿、或者竿前綁著繩子去逗弄牠們,不時拂拂它的鼻子、勾勾它的耳朵、戳戳它的巨腿,雙方互動密切,彷彿人象共舞,呈現一幅美麗的畫面。近來,在大陸河南、山東等地開挖的漢墓中,發現了騎象的俑、象舞的壁畫和器物,例如︰「仙人騎象」、「象舞」、「人逗象」、「六牙白象」、以及「百戲圖」中的「鬥象」,這些寶貴資料,讓後世更瞭解當時佛教的興盛與舞蹈的主流。

除了前面提到的象舞,東漢張衡在《西京賦》中,還描繪了另一種帶劇情的「象舞」——巨象行乳︰一隻懷孕大白象,擺動長鼻,緩緩而行,邊走邊給小象餵乳,畫面十分溫馨。有人認為這可能和能仁菩薩的故事有關,因為傳說能仁菩薩投胎之前,先乘坐白象騰在空中,光華射目、樂聲盈耳、鮮花飄飛、香氣四溢,過了一會兒,菩薩忽然消失,原來已遁身母體,準備進入凡間了。

時光不停地走,走到北周天和三年(公元568年),武帝迎娶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兒阿史那氏為后,這場婚嫁,使北朝樂舞又有了新意,因為皇后帶來了康國、龜茲等新穎的外族樂舞,她同時帶來許多傑出的音樂家、舞蹈家。武帝為表示對皇后的珍視,叫宮廷樂舞機構「大司樂」將新樂舞和舊樂舞《高昌樂》混編,傳授給宮人學習,再將這種採用西域音樂旋律,配上中原鐘、磬等傳統樂器的新樂舞,依據周禮規定,在祭祀時使用。

有了新聲新舞的北朝樂舞,除了內容豐華可觀,還出現許多表演名家,最著名的舞者是北齊後主高緯寵妃馮小憐。《北史》說她「慧黠,能彈琴,工歌舞。」高緯經常叫她展演卓越的舞技,每回都看得樂不可支,兩人朝歌暮舞,形影不離。公元577年,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,高緯被押到長安,身為階下囚的他,還想著馮小憐,請求武帝賜還給他,向來勤政簡樸、不好女色的武帝說:「我看天下就像脫下來的鞋子,怎麼會捨不得把一個老太婆給你!」就把馮小憐還給他,兩人在長安繼續過著夫妻生活,不久,高緯遇害,這對同命鴛鴦才塵緣了盡。

北朝因為佛風熾盛,所以在許多地方建造石窟來禮佛頌佛,從西邊的甘肅,到東邊的遼寧,都有巍峨的石窟依山而立,其中比較著名的有︰前秦時開鑿的敦煌莫高窟、後秦時開鑿的麥積山石窟、北魏時開鑿的雲岡、龍門和鞏義石窟、北齊時開鑿的天龍山石窟,這些石窟被後人不斷增造修建,越來越宏偉壯麗,越來越豐富可觀。窟內數以萬計的造象,出神入化、精妙絕倫;多幅表現佛經故事和佛教思想的壁畫——經變畫,細細勾勒出伎樂禮佛、供佛時的情景,通常是樂隊排列兩側、舞人站在中間,舞蹈的形式有獨舞、雙人舞、四人舞;天上仙人——飛天,四處都有她們的繪像,容貌秀美,舞姿曼麗,翱翔空中,栩栩如生。這些作品全屬無價之寶,是先人留給後代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。

三大石窟之首——敦煌莫高窟,又叫千佛洞,位於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東麓斷崖上,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(366年),傳說有個名叫樂尊的和尚路過此地,忽然見到金光閃耀,似有千佛顯現,認為這就是佛家聖地,於是四處募捐,開鑿了第一個石窟,消息傳開後,商旅紛紛派人在此修建石窟,以期旅途平安,增建行為一直延續到元代,經歷一千多年,到了清光緒二十六年(西元1900),這座洞窟才被人們發現。

敦煌石窟內,滿布壁畫和彩塑雕像,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壁畫作品是《天宮伎樂圖》,一派綺麗的天國景象!仙女們手執不同的樂器和舞具,穿梭往來,有的吹笙、有的彈琵琶、有的拈香花、有的手執長綢、有的徒手作勢,各具妙處。舞姿方面,充滿了印度及尼泊爾風味,有的扭腰、有的出胯、有的伸臂、有的揚掌,無不輕盈曼妙。造像中,還有許多尊舞蹈菩薩,上半身都髮盤高髻、頭戴珠冠、身繞彩帶、胸垂瓔珞、臂掛玉鐲;下半身服飾略有差異,有的單著一件短裙,露出長腿天足,修長健美;有的用薄紗罩住短裙,款款擺動,飄逸嫵媚。菩薩跳舞的樣子更是奇特多樣,有彈琵琶的、腳踏蓮花的、拍擊腰鼓的、站在小毯子上旋轉飛躍,跳胡旋及胡騰舞的……,最令人稱奇的,是中唐112窟《觀無量壽經變》璧畫中的少女,反手彈背上琵琶,創作者的巧思,使這位菩薩成了「敦煌」的代名詞。

中國第一個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——雲崗,位在山西省大同市,北魏所建(453∼495年),窟內有仙宮畫闕,眾神長駐,最讓人驚豔的,是美麗的「飛天」無所不在,窗檯、佛龕、門楣、屋簷、藻井、走廊、牆面……,都有她們的倩影,那衣袂飄揚、彩帶翻飛、俯仰迴旋,屈伸自如的婀娜姿態,真是美不勝收。「飛天」是佛界「天龍八部」中的神靈,又叫香音神或天歌神,有人認為她們的故鄉雖是印度,但在舞姿方面,已?雜了中原華夏民族的舞意,她們的動作,宛如中國神話中的「嫦娥奔月」,又彷彿左盤右繞、馳騁大空的遊龍,充滿了漢風。

帝王對佛家的崇敬,不僅表現在興建石窟上面,也表現在窟內壁畫上面,因為帝王常是畫裡面的主角。在今天河南省鞏義市,北魏開鑿的石窟群第一窟裡,有一幅名作——《帝后禮佛浮雕像》,皇帝、皇后,率領一大群侍從去寺廟禮佛,儀仗嚴整、聲威壯大,不愧是王者氣象;敦煌莫高窟中,有一幅「東方日月光女王」圖,畫中人舉止大方、莊嚴優雅,有人認為她就是武則天的化身。

這些帝王、貴族,如此熱衷開石窟造佛像,除了崇佛以外,還有一個重要因素︰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佛的「化身」、天國就是自己的「殿堂」,兩者相同,只是身在天上或地下的小差別而已。北魏文成帝下令「雕塑佛像要如帝身」;南朝梁武帝三度捨身入同泰寺,都被巨額公帑贖回,導致國家財政困難,步向衰頹;道政坊寶應寺中的釋梵天女,容貌神似齊公魏元忠家伎。

既然天上的佛和人間的帝王貴族是一體的,這些「人間的佛」,當然要比照天國的規範,享受一切美好事物,於是禮佛贊佛的《飛天舞》、《菩薩蠻舞》、《金剛力士舞》、《綠水》、《火鳳》、《花舞》、《鶴舞》、《梵唄》‥‥‥;就降落人間,常在宮中及貴族家演出,既娛了神、又娛了己,實是一舉兩得,帝王貴族們何樂而不為呢?當然是常為了。

---(待 續)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