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椅上的春天
文:謝娟娟、攝影:烏龍查


圖:第十五屆金獎盃輪椅國際標準舞表演實況。

跳了二十多年的國際標準舞,直到去年才真正接觸到輪椅國際標準舞。這塊領域,為我們開啟另一扇 全然不同的視窗。

說起這段緣由,我只能用「愛的力量」來形容。我的大姊謝婷婷,經常往返柬埔寨做生意,認識了伊 甸基金會長年在當地行善的邱光明牧師。邱牧師一直不斷籌募捐款,號召志工協助當地因戰爭或地雷 炸殘的人,擁有代步的輪椅、義肢、以及謀生的技藝。

大姊一向熱心助人,尤其曾經目睹柬埔寨傷殘的慘境,感動欽佩之下,也加入志工的行列,設法替邱 牧師籌募基金。大姊想起多年前在日本,曾經在一次宴會中看過日本國會議員坐在輪椅上和舞蹈老師 跳標準舞,於是向我們提議,能否藉舉辦一場輪椅標準舞的表演替伊甸籌募基金。當下我們就非常贊 同此構想,決定促成這項極有意義的活動。

起初,我們只想編段簡單的舞步,耍耍倆招花樣作作秀就好,但和伊甸朋友接觸後,才知道原來這項 運動早已被列入殘障奧運的競賽項目,而國內亦有選手出國參加國際性競賽。

知道這種情況後,我和達宗都非常興奮,立刻透過友人安排和日本輪椅標準舞協會聯絡,然後特地飛 往日本,向輪椅標準舞的專業教練四本信子女士學習。當然,具有二十多年傳統標準舞的基礎,上起 課來格外容易。

帶著興奮的心情回國後,我們很希望獲得「學以致用」的機會,就主動向伊甸基金會提議,我們願意 為他們籌劃成立舞蹈班,教授輪椅標準舞。這個提案,立即獲得伊甸全力支持。原先,我們並不期待 會有人主動加入,沒想到消息才公佈,就有多人(包括志工)響應報名。

招募團員時,我們曾考慮選用具有舞蹈基礎的人,好節省我們訓練的時間,但後來顧及此活動的推展 ,需有強烈的愛心與興趣,於是最後決定挑選完全沒有基礎的人加入(包括八位行動不便的朋友、八 位志工媽媽)。

說實在的,在我們去日本學習這項技藝前,和大部分人一樣,只是覺得它蠻有意思的,卻沒有深刻了 解它背後極崇高的理念。直到半年的密集訓練後,才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和體認。

這項起源於標準舞發源地── 英國的運動,其實是基於現代社會「平權」的思想── 所有殘障者都 有權利,且必須有機會參與社會活動,包括運動,如一般人熟知的輪椅網球、籃球、馬拉松。但其中 幾乎沒有一樣是殘障者和非殘障者可以共同參與的運動。而唯有輪椅標準舞可以如此,因為它必須由 一坐輪椅者(driver)和一正常者(standr)組成一對。

經驗和研究都顯示,這項運動對於殘障者本身,能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。就像大家對舞蹈的感覺 ,它是項結合音樂、律動、肢體語言,以及情感交流的運動,充滿樂趣與歡笑。

對於行動不便的人而言,最渴望的事莫過於和自己親近的人從事共同的興趣,但幾乎所有的運動都不 能如願,即使是新近流行的輪椅運動,也多半侷限在同是行動不便的朋友。而輪椅舞,它提共了一個 既生動又有趣的橋樑,讓行動不便者能真正打入正常人的生活圈。

所有人都認同,復健對殘障者來說是條漫長而艱辛的路,尤其是單調而無趣的復健運動,往往日久令 人生厭,終至放棄。但舞蹈卻不同,它可以讓你在優美的旋律中,放鬆情感,訓練肌力支撐,促近血 流循環,對身體的保養和復健特別有效。據說,一位脊髓受傷者原本頭都抬不起來,跳了兩年之後竟 然可以直挺了。

想到我的母親,14年前因中風癱瘓,由於長年坐輪椅而缺乏有效的復健,如今必須依靠束腰才能坐著 。如果我早一點接觸到輪椅舞,相信我的母親就不必受這種苦了。

教新生跳舞不容易,教人坐在輪椅上跳舞更不容易。我們雖然擁有二十年的比賽、教學經驗,但教輪 椅舞仍是項全新的挑戰。首先要克服的,便是跳舞用的輪椅。

所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跳舞所用的輪椅必然和一般所用的輪椅不同,它必須質輕、小巧 ,輪軸稍向外、滑動適中。台灣沒有這種特製的輪椅,只好委託廠商依照我們自日本買回的樣本改造 。大概是首次製造,第一批的成品不盡理想,輪子滑動太快,站立者必須費力支撐。

如當初所考量,和坐在輪椅上的舞伴共舞,不僅需要興趣,而且需極大的愛心和耐力,幸好這些志工 媽媽們非常配合,雖然再練舞過程中,經常被輪椅撞的青一塊紫一塊,但是認真向學的態度,卻始終 不變。

對我們和所有團員而言,剛開始的前三個月最難熬,所有的人都是從「零」開始摸索,學員在反覆練 習下日漸純熟,而我們也在成果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。尤直得一提的是,由於這項活動,讓我們有機 會和行動不便者有了更直接的接觸,也更深一層體會他們的樂觀、積極,和過人的毅力。

一位雙腿癱瘓的女孩說:「學跳舞後,我會隨時提醒自己抬頭、挺腰、注意線條的美感。身體狀況比 以前好多了!」還有一位坐了多年輪椅的男孩說:「跳舞前,我的人生是黑白的,跳舞後,它是彩色 的!」

聽到學員們發自心底的喜悅,我們半年的投入也有了最好的回應,更讓我們堅信,輪椅標準舞是值得 我們日後全力推展的運動。

──輪椅國際標準舞簡介──

輪椅舞最早起源於歐洲,主要由二次戰後的傷殘者展開而逐漸普及,近年因各先進國家大力推展,已 被列入殘障奧運的比賽項目。

輪椅標準舞具有下列五項特性:
一.美感與藝術的追求。
二.速度與技術的競技運動。
三.成長中兒童的身體發育。
四.健身運動效果。
五.受疾病災害後身體與心靈的復健運動。

近來的研究更證實,這項運動能帶給殘障者心情上的快樂,重建自信心,以及復健的成果。

根據殘障奧運比賽規則,參賽者必須由一坐輪椅者(driver)和一站立者(stander)組成,而依據殘 障程度又分為二種級別。至於層級分數,必須由專業評審團按照參賽者全身各部分的機能評分後歸類。

我們要在這特別感謝:
志工媽媽:以捷、惠勤、金珠、寶蓮、秀女、秀針、茉莉、秋菱、素蘭。
志工弟弟:亞良。
殘障朋友:漢民、豐璋、秋霞、琦明、碧文、美玉、文生、朝乾。 (全文完)


回到首頁 回輪椅國標目錄 到下一篇